“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2024年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家庭预防艾滋病知识
一、艾滋病基本知识
1.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目前,全国累计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超过100万例。
2.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可预防。感染艾滋病会对学习、就业和家庭等方面带来较大影响,并需终身服药治疗。
3.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是目前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日常生活接触如吃饭、拥抱、共用卫生间等不传播艾滋病。
4.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预防性病和艾滋病。
5.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均可开展艾滋病检测。
二、婚前要婚检,孕期要孕检
婚前男女双方要接受包括艾滋病检测在内的婚前检查。如果一方检查发现感染艾滋病,应及时告知对方。
怀孕前夫妻双方要进行艾滋病检测。怀孕后接受包括艾滋病检测在内的常规孕期检查,如发现感染艾滋病,要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及时采取措施,阻断母婴传播。
三、家庭成员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 发扬夫妻忠诚的中华传统美德,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2.关注青春期子女的性教育,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
四、发生高危行为后,要及时接受药物阻断和检测
1.发生高危行为后(比如卖淫嫖娼、多性伴、无保护的男男同性性行为、注射吸毒等行为)72小时内,要在疾控等专业人员指导下,到艾滋病暴露后预防门诊接受药物阻断(紧急服用药物预防感染艾滋病)。
2. 发生高危行为4周后,要及时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疗机构进行艾滋病检测,也可以进行自我检测。检测前,夫妻同房时要使用安全套,防止传染给配偶。
五、感染者要避免传染给配偶,家庭成员也要关爱感染者
1.感染者要及时主动将感染状况告知配偶,隐瞒感染状况导致配偶感染将承担法律责任。夫妻同房时要使用安全套。
2.感染者要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并动员配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检测。
3.家庭成员要关心和照顾感染者的生活,提醒和督促感染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