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护理天地护理资讯详细

浅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细胞减少的中医理论基础

发布时间:2014-10-15 15:15 本文来源:肝病脾胃病科 李明宝

肝硬化失代偿期就是肝硬化晚期的症状表现,一般指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超出肝功能的代偿能力,临床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有门脉高压,脾大,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这个时期叫做肝硬化失代偿期。此期肝硬化均可出现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三系”的减少,现代医学对此“三系”的减少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探求其中医中药的发病机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为开发新的临床中成药亦有很明显的现实意义。

1.脾为生血之源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而要完成上述功能,脾与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应相互协调,才能正常发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的运化有赖于胃阳的动力,胃的受纳有赖于脾阴的资助,而且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成纳运过程。脾恶湿故多湿证,胃恶燥故多燥证,临床常见脾虚湿困、胃阴不足者。胃主降浊。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进入小肠,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故胃以降为和;脾主升清,脾气上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到全身发挥其营养功能,故脾以升为顺。

脾与胃居于中焦,是升降的枢纽,其升降影响着各脏腑的阴阳升降,因此脾胃健运,脏腑才能和顺协调,元气才能充沛。所以,在调理机体时尤其注意调理脾胃气机。脾胃居中土,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脾胃有病很容易影响其他脏腑,肝、心、脾、肺、肾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脏对五行,很容易出现相生相克的疾病传变现象。所以《慎斋遗书》有言:“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反之,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亦因此而失常,故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2.肾主骨生髓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出自《内经》。其中,“先天”,是指禀受于父母“两神相搏”之精,及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是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之本原,可以理解为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结合的受精卵而言。“后天”,是指“精成”以后,即“脑髓生,骨为下……皮肤坚而毛发长”,就是受精卵后的整个生命发育过程,都属于后天。当然,后天也包括胚胎发育整个阶段。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在胚胎发育阶段,主要是由母体间接地获得水谷精微物质的营养而发育,已不再继续禀受父体。中医认为,肾藏精,主命火,命火为“生气之源”,是生命的原始动力。男性从“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女性从“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开始,肾的精气亢盛,“两神相搏”故能有子,和“精成”以后的整个发育生长,抗御外邪的能力,都是肾的精气起决定作用。因而,《医宗必读》说“先天之奉在肾”。从生理功能来看,脾胃有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的作用,而组成人体以及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气血,则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因而,又有“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之说。两神相搏之“精”,在母体内发育,以及胎儿娩出后,营养的供给都靠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因而,《医宗必读》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以为生者也,故日后天之本在脾”。总之,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髓聚而为脑,“脑为髓之海”;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升清,为人体气机升降转输之枢纽。脾与肾,只有相互资助,相互促进,才能保证人身体的健康。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认为当肾气不足时,易导致脾胃运化不良,出现血亏等问题,而后天之本又会转移而影响肾气,造成肾脏精血不足,肾和脾胃这两者互相影响,容易进入一个循环的状态。

《内经》所云“治病必求于本”,即“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医宗必读》),朔本求源,则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何以为先天之本,盖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也,而命寓焉。水生木而后肝成,木生火而后心成,火生土而后脾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即成,六腑随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故曰,先天之本在肾”(《医宗必读》)。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所藏之精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精微物质,主人之生殖及生长发育的过程。“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气人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入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医宗必读》) , “四肢皆察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察也” (《素问·太阴阳明论》)。

脾之运化功能,须赖肾阳的温煦蒸化才能健运,故曰“ 脾胃之磨化,尤赖肾中之一点真阳蒸变” (《张幸青医案》) 。肾阳能温养脾阳,即所谓“火能生土”,而肾阴亦可滋脾,皆因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精又须赖脾阳不断的运化水谷加以补充,肾所贮藏的精气才能充盛。二者相互资生、相互促进,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故曰“脾胃为水谷之海,得后天之气也。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 (《景岳全书》)。

3.肝藏血,肝肾同源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乙葵同源。“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 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根据十天干与藏府相配的原则: 乙属阴木, 故配肝藏;癸属阴水, 故配肾藏。

祖国医学应用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 以五行即木、火、土、金、水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肝喜条达, 有疏泄功能, 木有生发的特性, 故以肝属“木”。肾有主水, 藏精的功能, 水有润下的特性, 故以肾属“水”。同时还根据五行相生克关系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以“水能生木”的自然现象中推论出“肾(水)之精以养肝(木)”的中医基础理论。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所以肾为肝之母, 肝为肾之子, 母子相生, 水涵木荣[6]。《石室秘录》云:“肝为木脏, 木生于水, 其源从癸”。肝与肾的这种母子相生关系至密, 尤如木之根, 水之源, 木根不可断, 水源不可竭, 灌其根枝叶茂, 澄其源流自清。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关系是“乙癸同源”的基础。肾精能不断得到肝血所化之精的充养。《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指出肾是主藏精的。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 出生前是形成生命的原始物质。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人始生,先成精。”后天之精则来源于饮食,由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即食物的精微先转化为营血。“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 是谓血。”然后贮藏于肝藏。肝脏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供养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 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 其余部分则转化为肾精而贮藏于肾。其2,肝血也有赖于肾精的滋生, 就是说下焦肾所藏之精可以转化为血。肾藏精, 主骨生髓, 骨中精髓与血液相互化生, 是通过“溪谷”和“孙脉”互相渗注而实现的。《灵枢·痈疽篇》说:“中焦出气如雾, 上注溪谷而渗孙脉, 津液如稠, 变化而赤, 为血。”此“溪谷”即指经脉在肌肉会聚处骨通髓的道路。“溪谷属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骨, 故“溪谷”属骨属肾。可见血液化生过程, 则是由中焦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 通过“溪谷”而入骨营养骨髓, 骨髓化生血液, 再通过“溪谷”渗入“孙脉”而补充血液循环。故《病机沙篆》曰:“血之源头在乎肾。”不难看出, 肾精与肝血之间是在不断地相互化生的, 正如《张氏医通》所说:“气不耗, 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 归精于肝而化精血。”故“乙癸同源”又常称为“精血同源”。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明:血中红细胞的生成调节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密切的关系。在失血,缺血等缺氧情况下,肾脏可产生肾性红细胞因子,作用与肝脏,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原转变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其可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组织,改善骨髓移植症状。

4.以益气健脾、温阳补肾为治疗法则

调养先天之本:肾为封藏之本,治疗其病证只宜固藏,不宜泄露。且肾阴肾阳为人体一身阴阳之根本,他脏之病久则及肾,累及肾阴肾阳。此时多为邪盛正衰的严重阶段,故肾病多虚,应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调整肾之阴阳。扶阳不宜过于刚燥,育阴不宜过于滋腻;补阳宜补阳以配阴,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阴宜补阴以配阳,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肾为水火之宅,藏真阴而寓元阳,其水为元阴,其火为元阳,故“ 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水之源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主以消阴翳” (《医宗必读》) 。

调治后天之本:脾以虚证为多,尤其是阳虚。若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营血亏乏、心火独盛,则生心病;若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或土奎木郁,可致肝病;若土不生金、肺失所养,生肺病;若土不制水、水湿泛滥,则生肾病。故脾胃一虚,则脏腑皆无以受其气而诸病遂生,此治脾胃可调五脏;反之,他脏有病亦可影响于脾,因此调五脏又可治脾病。“ 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 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故善治脾病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 (《景岳全书),“ 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积锻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主之” (《医宗必读》) 。脾为运化之枢,胃为水谷之海;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因此,治疗应从纳化、升降、燥湿等方面入手,辅以寒热虚实,因脾病多虚、多寒, 易致本虚标实之证,治宜益气、养阴、升举、温中、清热、理气、祛湿、攻下、消导、固涩为法。

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亏损、脾胃不和、脾肾阳虚,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重用健脾益气和胃之黄芪、白术、党参、茯苓、陈皮等治疗本证,亦符合中医基础理论。